|
哭崔二十四常侍 / 作者:白居易 |
貂冠初別九重門,馬鬣新封四尺墳。
薤露歌詞非白雪,旌銘官爵是浮云。
伯倫每置隨身鍤,元亮先為自祭文。
莫道高風無繼者,一千年內有崔君。
|
|
哭崔二十四常侍解釋:
《哭崔二十四常侍》
貂冠初別九重門,
馬鬣新封四尺墳。
薤露歌詞非白雪,
旌銘官爵是浮云。
伯倫每置隨身鍤,
元亮先為自祭文。
莫道高風無繼者,
一千年內有崔君。
中文譯文:
貂冠初次離開九重宮門,
駿馬鬣毛剛剛被安放在四尺高的墳墓上。
薤草上的露水不如白雪,
墓碑上的官爵名號只是浮云。
伯倫常年帶著重鍤,
元亮先為自己寫祭文。
不要說高風無繼者,
在這千年間有崔君這樣的人存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為了紀念唐朝時的著名宰相崔伯倫和韓元亮而寫的。他們都是當時的賢臣,盡職盡忠。詩中表達了對崔伯倫和韓元亮的敬佩和懷念之情。
詩人通過描寫崔伯倫戴著重鍤、韓元亮親自為自己寫祭文的情景,表現了他們生前身居高位、權勢滔天的形象。然而,詩人卻提醒我們,地位和名號雖然在當時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最終都是暫時的,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失。相比之下,像崔伯倫和韓元亮這樣的高風亮節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懷念和傳頌的。他們的價值在千年之后仍然存在。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對崔伯倫和韓元亮的敬佩之情,并通過對地位和名號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真正的價值和傳承的思考。整首詩流露出一種對傳統美德的贊揚和對功業的推崇,帶給人們一種深沉的思考和思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