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樓 / 作者:辛棄疾 |
歸閩中矣
相思苦,君與我同心。
魚沒雁沈沈。
是夢他松后追軒冕,是化為鶴后去山林。
對西風,直悵望,到如今。
待不飲、奈何君有恨。
待痛飲、奈何吾有病。
君起舞,試重斟。
蒼梧云外湘妃淚,鼻亭山下鷓鴣吟。
早歸來,流水外,有知音。
|
|
最高樓解釋: 詩詞:《最高樓·相思苦》
相思苦,君與我同心。魚沒雁沈沈。是夢他松后追軒冕,是化為鶴后去山林。對西風,直悵望,到如今。
待不飲、奈何君有恨。待痛飲、奈何吾有病。君起舞,試重斟。蒼梧云外湘妃淚,鼻亭山下鷓鴣吟。早歸來,流水外,有知音。
中文譯文:
相思之苦,你與我同心。魚兒沉入水底,雁兒沉入云霞。他是夢中的君王,松林之后追隨他的儀仗;他化身為一只仙鶴,飛往山林之間。面對西風,我一直悵望,直到現在。
無法等待不再飲酒,因為君王心中有怨恨。無法等待痛飲,因為我身患疾病。君王起舞,我試著斟酒。蒼梧山外的云霧中,似有湘妃的淚水;鼻亭山下的鷓鴣鳥在啼鳴。早早地歸來,離開流水之外,有一個知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辛棄疾的作品,以相思之苦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于情人的思念之情。詩人以君與我同心的表達方式,表明了他們的心意相通,有著相同的思念之苦。
詩中描述了君王離去的情景,魚兒沉入水底,雁兒沉入云霞,暗示了君王離去的悲傷和遙遠。君王在詩人的夢中追隨儀仗,化身為一只仙鶴,飛向山林,這些形象的描繪增強了詩歌的唯美和浪漫氛圍。
詩人表達了自己無法等待不再飲酒的心情,因為君王心中有怨恨,無法等待痛飲,因為自己身患疾病。詩中的蒼梧山和鼻亭山則是象征性的地點,描繪了湘妃淚水和鷓鴣鳥的鳴叫聲,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傷感和離別之情。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知音的渴望,希望早早地歸來,并尋找到一個能夠理解自己心情的知音。整首詩以清新、浪漫的筆觸描繪了詩人內心深處的相思之苦,通過自然景物和寓意的運用,表達了對愛人的思念和對知音的渴望,給人以深深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