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郎歸 / 作者:辛棄疾 |
山前風雨欲黃昏。
山頭來去雪。
鷓鴣聲里數家村。
瀟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綸巾。
少年鞍馬塵。
如今憔悴賦招魂。
儒冠多誤身。
|
|
阮郎歸解釋: 《阮郎歸·山前風雨欲黃昏》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一首詞。以下是這首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前風雨欲黃昏,
山頭來去雪。
鷓鴣聲里數家村,
瀟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綸巾,
少年鞍馬塵。
如今憔悴賦招魂,
儒冠多誤身。
詩意: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陰沉的黃昏時刻,山前風雨交加,暗示著作者內心的憂愁和不安。雪在山頭飄落,顯示出季節的寒冷和荒涼。在鷓鴣的叫聲中,數個村莊的房屋映入眼簾,給人一種孤寂和寥落的感覺。在瀟湘地區,作者偶然遇到了一個故人,這使他回憶起過去的歲月。
在詞的后半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對比過去和現在。他揮動羽扇,整理頭巾,回憶起年少時的豪情壯志,騎著馬匹奔赴戰場的場景。然而,如今的他已經憔悴不堪,只能通過寫詞來招魂喚起過去的記憶。他認為儒冠(指士人的頭巾)常常誤人,意味著儒家經典的學習和社會地位的壓力可能會使人迷失自己的初衷和理想。
賞析:
這首詞以樸實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失落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對比過去與現在的對照,辛棄疾將個體的情感與社會背景相結合,抒發了自己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
詞中的山前風雨、雪和鷓鴣聲等景物和聲音的描寫,增強了詞的意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孤獨。同時,通過揮羽扇、整綸巾和少年鞍馬塵等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豪情壯志的懷念和對自身衰老的感嘆。
最后兩句“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寄托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和對現實的反思。儒冠多誤身的含義是指社會壓力和價值觀的扭曲可能會使人遠離自己的初心和理想。
整首詞通過細膩的描寫、情感的抒發和對比的對照,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使讀者在共鳴的同時也對自身的生活和價值觀產生了一定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