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朝歡 / 作者:辛棄疾 |
山下千林花太俗。
山上一枝看不足。
春風正在此花邊,菖蒲自蘸清溪綠。
與花同草木。
問誰風雨飄零速。
莫怨歌,夜深巖下,驚動白云宿。
病怯殘年頻自卜。
老愛遺編難細讀。
苦無妙手畫於菟,人間雕刻真成鵠。
夢中人似玉。
覺來更憶腰如束。
許多愁,問君有酒,何不日絲竹。
|
|
歸朝歡解釋: 《歸朝歡·山下千林花太俗》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下千林花太俗,
山上一枝看不足。
春風正在此花邊,
菖蒲自蘸清溪綠。
與花同草木。
問誰風雨飄零速。
莫怨歌,
夜深巖下,
驚動白云宿。
病怯殘年頻自卜。
老愛遺編難細讀。
苦無妙手畫於菟,
人間雕刻真成鵠。
夢中人似玉。
覺來更憶腰如束。
許多愁,
問君有酒,
何不日絲竹。
詩詞中文譯文:
山下千林花太普通,
山上一朵看不夠。
春風正在這花邊吹拂,
菖蒲自然沾濕清溪的綠。
與花一同成為草木。
問誰使風雨飄零如此迅速。
不要抱怨歌曲,
深夜里在巖石下,
驚動了宿落的白云。
病弱的殘年經常自問命運。
老人依然喜愛留下的書籍,但難以細讀。
無法用巧手來描繪畫作,
人間的雕刻卻真實地成為杰作。
夢中的人如同玉一般美麗。
蘇醒后更加懷念束腰的美景。
有許多的憂愁,
問你是否有酒,
何不日日享受絲竹之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辛棄疾對山下千林花的不以為然和對山上一枝花的珍視之情。他認為山下的花太過普通,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而山上的一朵花卻讓他心生向往,覺得不夠欣賞。這種情感的轉變可能是因為春風正在吹拂這朵花邊,而菖蒲則在清溪中自然生長,與花、草、木一同構成了自然界的美景。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殘疾的身體和年老的感嘆,他病弱的殘年時常自問命運,但他仍然熱愛留下的書籍,盡管難以細讀。他感嘆自己無法用巧手來繪畫,但人間的雕刻卻真實地成為杰作,暗示了他對藝術的贊賞和對創造力的向往。在夢中,他回憶起美麗的人和束腰的景象,這使他更加思念起現實中的愁苦。最后,他向朋友詢問是否有酒,建議他們共享音樂的歡樂,暗示了對憂愁生活的一種解脫和放松。
整首詩詞以作者對自然景色和藝術的感悟為主線,通過對山花、菖蒲的描寫以及對殘年、藝術和憂愁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活的反思,同時也展現了辛棄疾對人生和情感的矛盾與思考。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辛棄疾的才情和感慨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