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作者:辛棄疾 |
見說仙人此避秦,愛隨流水一溪云。
花開花落無尋處,仿佛吹簫月夜聞。
|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解釋: 詩詞:《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中文譯文:
見說仙人此避秦,
愛隨流水一溪云。
花開花落無尋處,
仿佛吹簫月夜聞。
詩意:
這首詩是辛棄疾寫給晦翁的十首詩之一,描繪了游歷武夷山時的景色和心境。詩中,辛棄疾聽聞傳說仙人曾在這里避難避開了秦朝的迫害,他深深地被這片山水所吸引,感嘆仙人的智慧和膽識。他的愛情就像隨著流水和云一樣自由自在,沒有束縛。詩中還描述了花開花落的景象,它們沒有固定的尋覓之處,就像月夜吹簫的音樂一樣飄渺而迷人。
賞析:
這首詩以武夷山的美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來表達(dá)詩人的情思。詩中的仙人傳說和自由自在的愛情意象展示了詩人對于追求自由和浪漫的向往。詩中的花開花落和吹簫的月夜音樂則加深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dá)。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勾勒出了一幅山水詩意的畫面,給人以清新、悠遠(yuǎn)的感覺,展現(xiàn)了辛棄疾獨特的詩歌才華和感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