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前人韻 / 作者:辛棄疾 |
茶瓜不作片時留,又向悠然作勝游。
花徑似經新掃酒,竹林喚起舊風流。
天教有象皆楷寫,世已無書可校讐。
長日苦遭蟬噪聒,杖藜擬訪澗泉秋。
|
|
和前人韻解釋: 詩詞:《和前人韻》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茶瓜不作片時留,
又向悠然作勝游。
花徑似經新掃酒,
竹林喚起舊風流。
天教有象皆楷寫,
世已無書可校讐。
長日苦遭蟬噪聒,
杖藜擬訪澗泉秋。
這首詩詞是宋代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和前人韻》。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茶瓜不作片時留,
再次遠離塵囂作勝游。
花徑像新掃過的酒,
竹林喚起往日的風流。
天命使得每個人都應如楷書一般筆直,
然而現實中已經沒有書本可以校對了。
長夏日子里,我苦于蟬鳴喧擾,
手拄拐杖,打算去訪問山澗中的秋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辛棄疾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感慨。他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寧靜、逍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夠遠離塵囂,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用茶瓜、花徑、竹林等意象來勾勒出這樣一種美好的生活場景,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與舒適的氛圍。然而,現實中的世界卻不再如楷書一般規(guī)范,已經失去了校對的標準。作者對于現實的失望和無奈通過對蟬鳴的描寫得以突顯,蟬聲喧擾了長夏的日子,使得辛棄疾感到苦悶。最后,他帶著杖藜,打算去尋找山澗中清涼的秋泉,寄托了對于寧靜與自由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了辛棄疾內心的情感和對時代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他表達了對寧靜、逍遙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現實的不完美和困境。作者以茶瓜、花徑、竹林等意象,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這些景物營造了一種寧靜、恬淡的氛圍。然而,作者在最后兩句中通過對蟬噪的描寫,將現實中的喧囂和困擾帶入詩中,突顯了他對現實的失望和苦悶。最后一句中的杖藜和訪澗泉,展示了詩人對于追求寧靜與自由的決心。整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辛棄疾對于社會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他對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現實困境的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