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子學春秋發憤不輟書以勉之 / 作者:辛棄疾 |
春雨晝連夜,春江冷欲冰。
清愁殊浩蕩,莫景劇飛騰。
身是歸休客,心如入定僧。
西園曾到不,要學仲舒能。
|
|
第四子學春秋發憤不輟書以勉之解釋: 詩詞:《第四子學春秋發憤不輟書以勉之》
春雨晝連夜,
春江冷欲冰。
清愁殊浩蕩,
莫景劇飛騰。
身是歸休客,
心如入定僧。
西園曾到不,
要學仲舒能。
中文譯文:
春天的雨連綿不斷,白天和夜晚都下個不停。
春江的水冷得像要結冰。
清悲愁緒卻浩蕩無垠,
景色變幻劇烈而又飛騰。
身為歸隱之人,心境如同入定的僧侶。
西園曾經去過嗎?要學習仲舒的才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春雨不斷、春江寒冷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憂愁。他感嘆人生的起伏變化,以及外界景色的瞬息萬變,彰顯了人類存在于宇宙中的渺小和無常。
詩中的“身是歸休客,心如入定僧”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處境的思考。他將自己比作一個歸隱之人,身體雖然在世俗中停留,但內心卻如同入定的僧侶,超脫塵世紛擾,專注于內心的寧靜和尋求真理。
最后兩句“西園曾到不,要學仲舒能”表達了詩人對自我提升和追求真理的渴望。西園是指一種理想境地,詩人詢問自己是否曾經到過那里,意味著對自身成就和修行的反思。而“學仲舒能”則是對古代哲學家仲舒的崇敬和學習的呼喚,表明詩人希望能夠通過學習,追隨仲舒的智慧和品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通過這首詩詞,辛棄疾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和時光的思考,表現出對內心境遇和人生意義的追問,同時展示了對理想境地和智慧追求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