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仆醉先歸) / 作者:辛棄疾 |
莫向空山吹玉笛,壯懷酒醒心驚。
四更霜月太寒生。
被翻紅錦浪,酒滿玉壺冰。
小陸未須臨水笑,山林我輩鐘情。
今宵依舊醉中行。
試尋殘菊處,中路侯淵明。
|
|
臨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仆醉先歸)解釋: 《臨江仙(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仆醉先歸)》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要在空山吹奏玉笛,醒來后心情驚疑。
在四更時分,寒霜和明月一起降臨。紅色的漣漪被翻動,酒滿了冰涼的玉壺。
小陸不必站在水邊嬉笑,山林中的我們深深相愛。
今夜依然醉醺醺地行走。試著去找殘存的菊花,像侯淵明一樣堅持中道。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醉酒之人的心情和思緒。詩人不希望在寂靜的山林中吹奏玉笛,因為他擔心自己醒來后會感到迷惑和恐懼。在深夜的時候,冷霜和明亮的月光一同降臨,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他心中的漣漪被酒的影響翻動,酒滿了他手中的冰涼玉壺。詩人告訴小陸不要在水邊嬉笑,因為他們這些在山林中的人已經深深地相愛了。今夜,他依然醉醺醺地行走。他試圖尋找殘存的菊花,象征著他希望在人生中能堅持中道,就像古代文人侯淵明一樣。
賞析:
這首詩詞以醉酒者的視角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描繪寂靜的山林、寒冷的月夜和醉意的內心,表達了對生活的沉思和感慨。他在酒的陶醉中,對人生的迷茫和心靈的震撼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詩中的紅錦浪和玉壺冰則通過形象的描繪,增加了對酒的感覺和意境的表達。最后,詩人試圖通過尋找殘存的菊花,借用侯淵明的形象,寄托了他對堅持中道和追求真實的信念。
整首詩詞以醉酒、山林和追求真實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展示了作者辛棄疾的獨特情感和思想。這首詩詞在形象的描寫和意境的表達上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