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查子(民瞻見和,復用前韻) / 作者:辛棄疾 |
誰傾滄海珠,簸弄千明月。
喚取酒邊來,軟語裁春雪。
人間無鳳凰,空費穿云笛。
醉倒卻歸來,松菊陶潛宅。
|
|
生查子(民瞻見和,復用前韻)解釋: 《生查子(民瞻見和,復用前韻)》是宋代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誰拋棄了滄海中的珍珠,
去玩弄千萬明亮的月光。
呼喚酒杯旁的人前來,
柔聲細語如剪春雪。
人間沒有鳳凰這般美麗,
空費用來吹奏穿云的笛子。
醉倒之后卻又回歸,
來到松樹與菊花的陶潛宅。
詩意: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獨特的抒情方式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感嘆。詩中通過對滄海珍珠和明亮月光的描繪,表達了對美麗事物的追求和欣賞。然而,詩人同時也表達了對現(xiàn)實的失望,人間沒有真正的鳳凰,而只是空費笛子吹奏穿云的美妙聲音。最后,詩人以醉倒歸來的方式,將情感回歸到松樹和菊花的陶潛宅,表達了對自然與寧靜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典型的豪放風格展現(xiàn)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現(xiàn)實的失望。通過對滄海珍珠和明亮月光的形象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美麗事物的向往,以及對人間缺乏真實美麗的感嘆。鳳凰象征著極致的美麗和神奇,而詩人認為人間無法擁有真正的鳳凰之美,只能是空費笛子吹奏穿云的虛幻聲音。
最后兩句詩中的醉倒歸來和陶潛宅,展示了詩人對寧靜和自然的向往。醉倒歸來可能是詩人在紛繁世事中的一種疲倦和迷茫,而松樹與菊花的陶潛宅則象征著寧靜和安逸的境界。通過這種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紛擾世俗的疲憊和渴望回歸自然、追求內(nèi)心寧靜的情感。
整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展示了辛棄疾深邃的思想和對美的追求。它既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又反映了對現(xiàn)實的失望和對寧靜的渴望,給人帶來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