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 / 作者:辛棄疾 |
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
指點檐牙高處,浪擁云浮。
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
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
千古懷嵩人去,應笑我、身在楚尾吳頭。
看取弓刀,陌上車馬如流。
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
華胥夢,愿年年、人似舊游。
|
|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解釋: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該詩描繪了作者在滁州旅行時登樓遠眺的景色,并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征埃成陣,行客相逢,
都道幻出層樓。
指點檐牙高處,
浪擁云浮。
今年太平萬里,
罷長淮、千騎臨秋。
憑欄望,
有東南佳氣,
西北神州。
千古懷嵩人去,
應笑我、身在楚尾吳頭。
看取弓刀,
陌上車馬如流。
從今賞心樂事,
剩安排、酒令詩籌。
華胥夢,
愿年年、人似舊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滁州旅行為背景,通過描繪壯麗的山水景色和行人相逢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美好生活和舊時光的向往。
詩的開頭,描述了征塵像云一樣飛揚,行人相逢時都說這些樓閣都是幻像,指點指給樓閣上的檐牙,波浪翻騰,云彩飄浮。
接著,詩人提到了當前的太平時世,長江畔的戰馬罷休,千騎臨秋,表示當時的時局相對安定。他站在樓上眺望,東南方向有美好的氣象,而西北方向則是神奇的神州。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懷念了古代的嵩山人物,他們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而自己卻身處在楚地的尾巴和吳地的頭上,感到自己的境遇有些可笑。他觀察著陌上車馬如流的繁華景象,心中產生了對享受愉悅事物的愿望,希望能夠安排酒宴和創作詩歌。最后,他表達了對華胥夢一樣的美好生活的愿望,希望年復一年,人們都能像往昔一樣暢快地游歷。
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人事變遷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世滄桑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舊時光的向往。它以獨特的意象和抒情的筆觸,展現了辛棄疾的才華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