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韋庶子遠坊赴宴未夜先歸之作兼呈裴員外 / 作者:白居易 |
促席留歡日未曛,遠坊歸思已紛紛。
無妨按轡行乘月,何必逃杯走似云。
銀燭忍拋楊柳曲,金鞍潛送石榴裙。
到時常晚歸時早,笑樂三分校一分。
|
|
和韋庶子遠坊赴宴未夜先歸之作兼呈裴員外解釋:
《和韋庶子遠坊赴宴未夜先歸之作兼呈裴員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促席留歡日未曛,
遠坊歸思已紛紛。
無妨按轡行乘月,
何必逃杯走似云。
銀燭忍拋楊柳曲,
金鞍潛送石榴裙。
到時常晚歸時早,
笑樂三分校一分。
中文譯文:
宴會進行得熱鬧,天色尚未黃昏,
我心中的思念已經紛紛涌起。
沒有關系,我按住馬韁,駕著月亮前行,
為何要逃避酒杯,像云一樣飛快地走。
銀燭不忍離開楊柳的歌曲,
金鞍悄悄送行石榴裙。
到了那時,常常晚歸早歸,
歡笑樂音分散一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宴會離別的場景為主題。白居易應韋庶子的邀請參加宴會,但在宴會尚未結束之前,他選擇提前離去。詩中表達了離別時的情感和思考。
第一句描述了宴會進行得很熱鬧,天色還沒有完全暗下來。這里的“促席留歡”意味著宴會的歡樂,也暗示了白居易對宴會的贊賞。
第二句表達了白居易內心的歸思已經紛紛涌起。他在遠離宴會的時候可能開始思念家人和家鄉的情感。
接下來的兩句“無妨按轡行乘月,何必逃杯走似云”表達了白居易選擇駕著月亮回家,而不是沉溺在酒宴之中。他并不逃避酒杯,而是選擇了一個更加清凈的歸途。
下半部分描述了白居易的離去。他說“銀燭忍拋楊柳曲”,表示銀燭舍不得離開楊柳的歌聲,表達了白居易對宴會的留戀之情。而“金鞍潛送石榴裙”則描繪了離別時默默送行的情景,石榴裙是指韋庶子的妻子。
最后兩句“到時常晚歸時早,笑樂三分校一分”表達了白居易歸家時常常晚歸,早歸的情況,但他仍然保持著快樂的心情,將歡笑和樂音分散一份。
整首詩通過描繪宴會離別的場景,表達了白居易對家鄉的思念與歸途的選擇。詩中融入了對家庭、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細膩情感和對離別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