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晝眠秋水) / 作者:辛棄疾 |
葛巾自向滄浪濯。
朝來灑酒那堪著。
高樹莫鳴蟬。
晚涼秋水眠。
竹床能幾尺。
上有華胥國。
山上咽飛泉。
夢中琴斷弦。
|
|
菩薩蠻(晝眠秋水)解釋: 《菩薩蠻(晝眠秋水)》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菩薩蠻(晝眠秋水)
葛巾自向滄浪濯。
朝來灑酒那堪著。
高樹莫鳴蟬。
晚涼秋水眠。
竹床能幾尺。
上有華胥國。
山上咽飛泉。
夢中琴斷弦。
詩意:
這首詩以飲酒與晝眠為主題,表達了辛棄疾對逝去歲月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通過對葛巾、酒、高樹、蟬、秋水、竹床、華胥國、山和飛泉等形象的呈現,表現出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賞析:
1.第一句“葛巾自向滄浪濯”,葛巾是指用葛葉編織的帽子,自然地漂洗在滄浪江的水中。這句表達了作者坦然面對逝去歲月的心態,以及對自然的隨遇而安的態度。
2.第二句“朝來灑酒那堪著”,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人生短暫的感嘆。酒在這里象征歡樂和人生的短暫性。
3.第三句“高樹莫鳴蟬”,通過對高樹和蟬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夏日的惋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4.第四句“晚涼秋水眠”,通過對晚涼和秋水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和恬淡的氛圍,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5.第五句“竹床能幾尺”,竹床象征著簡樸的生活,這句表達了作者對簡單生活的追求和對俗世繁華的超脫。
6.第六句“上有華胥國”,華胥國是傳說中的仙境,這句表達了作者對理想境界和美好人生的向往。
7.第七句“山上咽飛泉”,通過對山和飛泉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向往。
8.最后兩句“夢中琴斷弦”,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事物和美好時光的懷念和悲傷。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逝去歲月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表達了對簡樸寧靜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時也流露出對逝去事物的懷念與悲傷之情。辛棄疾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為讀者呈現了一幅豐富而深情的畫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