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宮春(答吳子似總斡和章) / 作者:辛棄疾 |
達則青云,便玉堂金馬,窮則茅廬。
逍遙小大自適,鵬鷃何殊。
君如星斗,燦中天、密密疏疏。
荒草外,自憐螢火,清光暫有還無。
千古季鷹猶在,向松江道我,問訊何如。
白頭愛山下去,翁定嗔予。
人生謾爾,豈食魚、必鲙之鱸。
還自笑,君詩頓覺,胸中萬卷藏書。
|
|
漢宮春(答吳子似總斡和章)解釋: 《漢宮春(答吳子似總斡和章)》是宋代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達則青云,便玉堂金馬,窮則茅廬。
逍遙小大自適,鵬鷃何殊。
君如星斗,燦中天、密密疏疏。
荒草外,自憐螢火,清光暫有還無。
千古季鷹猶在,向松江道我,問訊何如。
白頭愛山下去,翁定嗔予。
人生謾爾,豈食魚、必鲙之鱸。
還自笑,君詩頓覺,胸中萬卷藏書。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辛棄疾對自身境遇和人生觀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展示了作者豪情壯志和堅持個人價值觀的態(tài)度。
在詩的開頭,作者借用達則青云、便玉堂金馬,窮則茅廬這樣的對比來表達人生的起伏和轉變。他認為只有在達到成功的時候,才能享受榮華富貴,而在困頓逆境時,只能居住簡陋的茅廬。這種態(tài)度體現(xiàn)了作者積極向上、追求成功的精神。
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將自己比作逍遙自在的小鳥,表達了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態(tài)度。他問道,為什么一只鵬鳥和一只雀鳥會有什么區(qū)別呢?這里表達了作者對人們不同境遇的看法,認為人人都應該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應被身份和地位所限制。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描繪星斗璀璨、草地荒涼的景象,抒發(fā)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奈之情。他自憐地說,自己就像一只螢火蟲,雖然有一時的清光,但終究是短暫的。然而,作者仍然堅信千古的英雄人物如季鷹依然存在,并向松江發(fā)問,向古人尋求啟示。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他表示年老時會選擇白頭下山,翁定嗔予。這里的白頭下山意味著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作者嘲笑人生的虛妄,認為追求物質享受并不是人生的真諦。他自嘲地說,如果人生只是為了吃魚,那也只能是吃不上好魚。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對君子的贊賞,認為君子的詩才就像是萬卷藏書一樣豐富廣博。
賞析:
《漢宮春(答吳子似總斡和章)》以對比和反問的手法展現(xiàn)了辛棄疾獨立自主、追求理想的人生態(tài)度。他通過描繪不同境遇下的人生狀況,表達了對成功和失敗的看法以及對個人價值的堅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達則青云、逍遙小大、鵬鷃何殊等,使詩詞具有生動的形象感。詩中也有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星斗、荒草等,以襯托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整首詩以自我反問和自嘲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君子精神的贊賞。作者以自由自在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的起伏,嘲笑世俗的虛妄,強調了個人追求和價值觀的重要性。通過將自己與千古英雄相提并論,作者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對前人智慧的追求。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辛棄疾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自由、個人追求的向往。他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對君子精神的理解,向讀者傳遞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自由、獨立的追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