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 作者:辛棄疾 |
木落山高一夜霜。
北風驅雁又離行。
無言每覺情懷好,不飲能令興味長。
頻聚散,試思量。
為誰春草夢池塘。
中年長作東山恨,莫遣離歌苦斷腸。
|
|
鷓鴣天解釋: 《鷓鴣天》是宋代詩人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木落山高一夜霜。
北風驅雁又離行。
無言每覺情懷好,
不飲能令興味長。
頻聚散,試思量。
為誰春草夢池塘。
中年長作東山恨,
莫遣離歌苦斷腸。
詩意:
《鷓鴣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木葉掉落,山峰高聳,一夜之間霜降臨,北風吹走了飛翔的雁群。詩人心境沉靜,無言地感慨自己的情懷良好,不飲酒卻能讓自己的興趣持久。常常的聚散讓人思考許多事情。詩人獨自思索,為了誰的事情而埋怨自己,像是在夢中看到春天的青草和池塘。詩人已經到了中年,卻一直懷恨于東山(即遠離朝廷的地方),不要讓分別的歌曲讓人心痛。
賞析:
《鷓鴣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人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物象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辛棄疾敏銳的觀察力和對人生的思索。詩中的木落山高、夜霜、北風驅雁等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秋天的凄涼和寂寥感,與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相呼應。詩人在無言中,感慨自己的情懷良好,表達了對獨立思考和內心世界的追求。詩中的“頻聚散,試思量”表明詩人經歷了許多離別和分別,通過思考自己的境遇,深化了對人生的思考和體悟。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中年以后的遺憾和不滿,表明他對于遠離朝廷的選擇感到無奈和痛心,同時也表達了他對離別和別離的痛苦的抱怨。整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給人以深沉的印象。
辛棄疾是宋代文學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詩詞作品以真摯的感情和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著稱?!耳p鴣天》展示了他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深思,同時也展示了他對自然景觀的敏感和對離別的痛苦的抒發(fā)。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和思考人生的同時,也以生動的畫面描繪了秋天的景象,給人以深遠的藝術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