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坡引 / 作者:辛棄疾 |
君如梁上燕。
妾如手中扇。
團團青影雙雙伴。
秋來腸欲斷。
秋來腸欲斷。
黃昏淚眼。
青山隔岸。
但咫尺、如天遠。
病來只謝傍人勸。
龍華三曾愿。
龍華三曾愿。
|
|
東坡引解釋: 《東坡引》是宋代文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如梁上燕。
妾如手中扇。
團團青影雙雙伴。
秋來腸欲斷。
秋來腸欲斷。
黃昏淚眼。
青山隔岸。
但咫尺、如天遠。
病來只謝傍人勸。
龍華三曾愿。
龍華三曾愿。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君子如同高梁上的燕子,而作者則如同掌中的折扇。兩者相互依偎,共同形成團團的青色影子。然而,秋天一到,作者的心腸就像要斷裂一般。黃昏時,作者的眼淚奪眶而出,青山隔岸,使得離別的距離變得無比遙遠。在疾病來襲時,作者只能感激身邊的人的勸慰。最后,作者表達了對龍華山的三次祝愿,可能代表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賞析: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愛國詩人,他以豪放的詞章和激昂的抒情著稱。《東坡引》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卻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將君子比喻為高梁上的燕子、將作者比喻為手中的折扇,展示了兩者的親密關系和離不開的依存。作者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使得讀者可以感受到離別時的痛苦和無奈。
詩中的黃昏、淚眼、青山隔岸等意象,進一步強調了離別的悲傷和距離的遙遠。盡管離別的距離只有咫尺之遙,但在作者內心中卻像是天邊那般遙遠。這種對離別的痛苦的描繪,讓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作者內心的苦楚和無奈。
最后,詩中的龍華三曾愿可能代表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龍華山是中國的一座名山,歷來被視為吉祥之地。作者表達了對龍華山的祝愿,也可以理解為對未來的希望和美好的展望。
總的來說,《東坡引》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這首詩詞展現了辛棄疾豪放抒情的風格,同時也讓讀者在感受到離別的痛苦之余,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