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花天 / 作者:辛棄疾 |
牡丹昨夜方開遍。
畢竟是、今年春晚。
荼_付與薰風管。
燕子忙時鶯懶。
多病起、日長人倦。
不待得、酒闌歌散。
副能得見茶甌面。
卻早安排腸斷。
|
|
杏花天解釋: 《杏花天》是辛棄疾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杏花天
牡丹昨夜方開遍,
畢竟是今年春晚。
荼_付與薰風管,
燕子忙時鶯懶。
多病起,日長人倦。
不待得酒闌歌散。
副能得見茶甌面,
卻早安排腸斷。
譯文:
昨夜牡丹花盛開遍地,
畢竟是今年春天的第一場盛宴。
苦艾花香交給和煦的春風傳遞,
燕子們忙碌,而黃鶯卻懶散。
身體多病,白天長,人感到疲倦。
無法等到夜晚酒宴結束。
只能喝茶,聆聽茶甌的聲音,
但內心早已經失望至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描繪了春天的盛景,表達了辛棄疾對春天短暫美好的感慨和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和失望。
詩的開頭,牡丹花盛開遍地,象征著春天的繁華和美好。然而,作者在“畢竟是今年春晚”這句話中,透露出對短暫美好的領悟,暗示人生如同春天一樣短暫,轉瞬即逝。
接下來,作者用苦艾花和春風的對比,描繪了燕子忙碌而黃鶯懶散的情景。這種對比不僅展現了自然界的活力與惰性的對立,也可被理解為作者對自身與他人的對比。他身體多病,白天漫長,而感到疲倦無力,暗示了作者面對自己的身體不適和生活的困頓。
在詩的末尾,作者提到無法等到夜晚的酒宴結束,只能喝茶,聆聽茶甌的聲音。這里茶與酒形成了對比,顯示了對現實的失望和無奈。同時,作者內心的失望也體現在“卻早安排腸斷”的描述中,表示對未來的期望已經破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了作者對短暫美好的感慨和對命運的無奈和失望。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比,辛棄疾將個人的情感與大自然相融合,展示了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命運的疑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