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查子(和夏中玉) / 作者:辛棄疾 |
一天霜月明,幾處砧聲起。
客夢已難成,秋色無邊際。
旦夕是重陽,菊有黃花蕊。
只怕又登高,未飲心先醉。
|
|
生查子(和夏中玉)解釋: 《生查子(和夏中玉)》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天霜月明,幾處砧聲起。
客夢已難成,秋色無邊際。
旦夕是重陽,菊有黃花蕊。
只怕又登高,未飲心先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并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人面對秋日的景色,思緒萬千,感嘆時間的匆匆流逝。他聽到了幾處砧聲,這是晚上敲打鐵器的聲音,也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客人的夢想已經很難實現,秋天的景色無邊無際,暗示著人生的無限可能和無限遺憾。旦夕之間正是重陽節,菊花開放,黃色的花蕊吸引人們的目光。然而,詩人擔心自己再次登高賞菊,未能滿足內心的渴望,就已經陶醉其中。
賞析:
辛棄疾以獨特的筆觸和深情的表達,將景色與內心感受相結合,展現了他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性的深刻思考。他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傳達了對歲月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憂慮。砧聲作為時間的象征,更加強調了時光流轉的無情。詩中的客夢已難成,既可以指代詩人自身的理想和夢想,也可以代表人們對未來的期待和希冀。在重陽節這個有著重要意義的日子里,黃色的菊花蕊呈現出生命的活力和美好,但詩人卻憂心忡忡,因為他擔心再次登高欣賞菊花,卻無法滿足內心的渴望。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將復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辛棄疾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繪,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性的感慨,同時也傳遞了對未來的憂慮和對現實的迷茫。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人生和珍惜時光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