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三友同飲,借赤壁韻) / 作者:辛棄疾 |
論心論相,便擇術滿眼,紛紛何物。
踏碎鐵鞋三百纟兩,不在危峰絕壁。
龍友相逢,_樽緩舉,議論敲冰雪。
何妨人道,圣時同見三杰。
自是不日同舟,平戎破虜,豈由言輕發。
任使窮通相鼓弄,恐是真□難滅。
寄食王孫,喪家公子,誰握周公發。
冰□皎皎,照人不下霜月。
|
|
念奴嬌(三友同飲,借赤壁韻)解釋: 詩詞:《念奴嬌(三友同飲,借赤壁韻)》
念奴嬌,借赤壁韻,
論心論相,便擇術滿眼,紛紛何物。
踏碎鐵鞋三百纟兩,不在危峰絕壁。
龍友相逢,_樽緩舉,議論敲冰雪。
何妨人道,圣時同見三杰。
自是不日同舟,平戎破虜,豈由言輕發。
任使窮通相鼓弄,恐是真□難滅。
寄食王孫,喪家公子,誰握周公發。
冰□皎皎,照人不下霜月。
中文譯文:
懷念奴嬌,借用《赤壁賦》的韻腳,
論述內心與人情,選擇良好的才能,紛紛有何物。
踏碎鐵鞋三百纟兩,不在危峰絕壁。
龍友相逢,_樽緩舉,議論敲擊冰雪。
何妨人道,圣時一同見到三位杰出之人。
自然會同舟共濟,平定戰亂,豈能輕易實現。
縱使貧困和富裕相互激勵,恐怕真正的困境難以消除。
寄給食物的王子和失去家族的公子,誰能夠掌握周公的權力。
冰雪皎潔,照人不亞于霜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作品,借用了《赤壁賦》的韻腳。詩人以論述內心與人情為主題,表達了對友誼、才能和歷史英雄的贊美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懷念著一個名叫奴嬌的人,借用了《赤壁賦》的韻腳來表達思念之情。接著,詩人論述心靈和人事的關系,選擇優秀的才能,紛紛有何物。
下一段描述了詩人的勇武和決心。他說自己踏碎了鐵鞋,走過了三百里的艱險道路,表達了他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決心。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相逢的場景,舉杯緩慢地舉起,他們議論著擊打冰雪的聲音。他們相互鼓勵,不畏嚴寒,像圣賢一樣聚集在一起。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歷史英雄和他們的事跡的贊美。詩人說即使是在同舟共濟的日子里,平定戰亂并打敗敵人,這并非只是口頭上的輕易發言。即使在順境或逆境中,他們的才能和膽識都會被發揮出來,真正的困境也難以消除。
最后兩句寄托了詩人對王孫和公子們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掌握權力,帶給社會秩序和穩定。冰雪皎潔拋光了,照亮人們,不亞于寒冷的霜月。
整首詩以辛棄疾典型的豪放風格表達了對友誼、才能和英雄事跡的贊美之情。詩人通過選擇性的借用《赤壁賦》的韻腳,將自己的思念之情與歷史和英雄相結合,展示了他對心靈與人情的思考,以及對困境和挑戰的勇往直前的決心。整首詩情感熱烈,語言豪放,既表達了對真正英雄的贊美,又蘊含了對友誼和才能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