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夜啼(廓之見和,復用前韻) / 作者:辛棄疾 |
人言我不如公,酒頻中。
更把平生湖海、問兒童。
千尺蔓。
云葉亂。
系長松。
卻笑一身纏繞、似衰翁。
|
|
烏夜啼(廓之見和,復用前韻)解釋: 《烏夜啼(廓之見和,復用前韻)》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人們說我不如公,常常飲酒。我更將自己的一生,問兒童。千尺蔓藤紛亂,云葉交錯。我系在高聳的松樹上。然而,我卻笑著像一個困頓的老人一樣,身陷其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辛棄疾內心的矛盾和思考。詩人自謙地說,人們認為他不如某個貴族或官員,所以他經常借酒消愁。然而,他反而把自己的心事向無憂無慮的兒童傾訴。蔓藤紛亂、云葉交錯的形象,折射出他內心的紛亂和困惑。他把自己比作被纏繞在高聳松樹上的藤蔓,但他仍然笑著,仿佛是一個衰老的人陷入困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隱喻,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反思。詩中的對比表達了辛棄疾在社會地位和自我認知之間的矛盾。他承認自己不如公卿貴族,但又在兒童面前尋求心靈的慰藉。蔓藤和云葉的形象揭示了他內心的紛亂和迷茫,而高聳的松樹象征著他的堅韌和執著。最后,他以自嘲的笑聲面對自己的困境,表達出一種豁達和坦然的態度。
這首詩詞展現了辛棄疾深刻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思考。它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形象,以及對比的手法,使詩意更加豐富。通過這首詩詞,我們可以感受到辛棄疾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以及他在困境中保持樂觀和堅持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