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歌 / 作者:辛棄疾 |
攧厥。
看精神、壓一龐兒劣。
更言語、一似春鶯滑。
一團兒、美滿香和雪。
去也。
把春衫、換卻同心結。
向人道、不怕輕離別。
問昨宵、因甚歌聲咽。
秋被夢,春閨月。
舊家事、卻對何人說。
告弟弟莫趁蜂和蝶。
有春歸花落時節。
|
|
踏歌解釋: 《踏歌》是宋代辛棄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踏歌》中文譯文:
攧厥。看精神、壓一龐兒劣。
更言語、一似春鶯滑。
一團兒、美滿香和雪。
去也。把春衫、換卻同心結。
向人道、不怕輕離別。
問昨宵、因甚歌聲咽。
秋被夢,春閨月。
舊家事、卻對何人說。
告弟弟莫趁蜂和蝶。
有春歸花落時節。
詩意和賞析:
《踏歌》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的表達方式幽默而富有意境。
詩的開頭兩句“攧厥。看精神、壓一龐兒劣。”是一種詩人自嘲的表達方式,他說自己的精神狀態不如一個龐然大物般強大。接著,“一似春鶯滑。”描述了詩人的口才優美,言辭流暢,就像春天里的鳥兒鳴唱一般動聽。
下一句“一團兒、美滿香和雪。”表達了詩人心中的美好愿望和渴望,希望自己的生活像一團香雪般美滿和純潔。
接下來的幾句“去也。把春衫、換卻同心結。向人道、不怕輕離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態度,他愿意改變和舍棄過去的束縛,與人告別時心中的糾結也會隨之消散,他不懼怕離別的輕松。
接下來的句子“問昨宵、因甚歌聲咽。秋被夢,春閨月。”描述了詩人在夜晚思念往事,回憶昨夜的歌聲為何突然停止。這里的“秋被夢,春閨月”是一種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過去事物的懷念和追憶。
最后兩句“舊家事、卻對何人說。告弟弟莫趁蜂和蝶。有春歸花落時節。”表達了詩人對家事的隱憂,他不知道應該向誰傾訴舊時的家庭瑣事。最后一句“告弟弟莫趁蜂和蝶。有春歸花落時節。”則是對弟弟的忠告,不要隨意追逐春天的歡樂和美好,因為春天一旦過去,花兒凋零,時光不復返。
整首詩詞以辛棄疾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他通過自嘲、描述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過去的回憶,同時也傳達了對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和憂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