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翦梅 / 作者:辛棄疾 |
歌罷尊空月墜西。
百花門外,煙翠霏微。
絳紗籠燭照于飛。
歸去來兮。
歸去來兮。
酒入香腮分外宜。
行行問道,還肯相隨。
嬌羞無力應人遲。
何幸如之。
何幸如之。
|
|
一翦梅解釋: 《一翦梅》是宋代詩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歌唱完畢,酒杯空了,月亮從西方墜落。
在百花門外,煙霧輕柔飄揚。
絳紗籠罩下的燭光,映照出飛揚的身影。
歸去來兮,歸去來兮,酒液滋潤著芬芳的臉頰。
我行走在道路上,你是否愿意相隨?
嬌羞無力地應對遲緩。
真是多么幸運啊,真是多么幸運啊。
詩意:
《一翦梅》以婉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愛情的渴望。詩中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將詩人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自然景觀相結合,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愛情的渴望之情。
賞析:
《一翦梅》以辛棄疾獨特的筆觸和細膩的抒情手法展現了他對美好時光和愛情的渴望。詩中以“歌罷尊空月墜西”作為開頭,描繪了一個宴會結束后的夜晚場景,表達了時光流逝,美好時刻即將結束的意境。
在描繪夜晚的景象中,詩人以“百花門外,煙翠霏微”表達了清幽的夜色和飄渺的氛圍,給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感受。接著,詩人以“絳紗籠燭照于飛”形容了紅色的燈光透過紗簾投射出來,照亮了飛揚的身影,給人一種溫馨而浪漫的感覺。
詩中的“歸去來兮,歸去來兮”,通過反復呼喚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追求。而“酒入香腮分外宜”一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渴望。
在詩的結尾,詩人問道:“行行問道,還肯相隨。嬌羞無力應人遲。何幸如之。何幸如之。”這是詩人對愛情的期待和渴望。詩人希望有人能夠與自己共同走過人生的旅程,共同面對人生的起伏,分享愛情的甜蜜和憂愁。這種期待和渴望通過詩人的感嘆和問句表現得深情而真摯。
總的來說,《一翦梅》以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傳達了辛棄疾對美好時光和愛情的向往之情,通過對夜晚景象的描繪,將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景觀相結合,給人一種溫馨、浪漫和迷人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