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元日投宿博山寺,見者驚嘆其老) / 作者:辛棄疾 |
頭白齒牙缺,君勿笑衰翁。
無窮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盡,貴賤賢愚等耳,造物也兒童。
老佛更堪笑,談妙說虛空。
坐堆_,行答颯,立龍鐘。
有時三盞兩盞,淡酒醉蒙鴻。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盤狹路,拄杖倚墻東。
老境何所似,只與少年同。
|
|
水調歌頭(元日投宿博山寺,見者驚嘆其老)解釋: 《水調歌頭(元日投宿博山寺,見者驚嘆其老)》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頭白齒牙缺,君勿笑衰翁。
無窮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盡,貴賤賢愚等耳,造物也兒童。
老佛更堪笑,談妙說虛空。
坐堆_,行答颯,立龍鐘。
有時三盞兩盞,淡酒醉蒙鴻。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盤狹路,拄杖倚墻東。
老境何所似,只與少年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辛棄疾在博山寺投宿的情景,以及他對自己年邁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
詩的開頭,辛棄疾以自嘲的口吻描述自己年老的形象,頭發白了,牙齒也有缺失,但他希望讀者不要嘲笑他這個衰老的老人。
接著,辛棄疾表達了對時間和宇宙的感嘆。他說無論是古今的天地,人類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微不足道。他認為人類的一切榮辱、智慧愚昧都只是造物主的兒戲。
辛棄疾提到了佛教,他認為即使是老佛也會對人類的自以為是感到好笑。他嘲笑世間一切的虛妄和空洞。
在描寫自己在寺廟中的情景時,辛棄疾用了一些形象的詞語。他坐在堆積的書卷之間,行走時發出清脆的聲音,站在高大的鐘樓旁。有時他喝上幾盞淡酒,感覺自己陶醉其中,仿佛渾然忘我。
最后,辛棄疾回顧了自己四十九年前的經歷,提到了一百八盤狹路,以及他倚著墻壁拄著拐杖的情景。他問自己老去的狀態與何等相似,只覺得自己與年輕人沒有什么不同。
這首詩詞通過自嘲和對生命的深思,表達了辛棄疾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感慨。他以幽默的方式展現了對世間虛妄的看法,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年老的接受和對年輕的向往。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情感真摯,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才華和對人生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