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用東坡赤壁韻) / 作者:辛棄疾 |
倘來軒冕,問還是、今古人間何物。
舊日重城愁萬里,風月而今堅壁。
藥籠功名,酒壚身世,可惜蒙頭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
堪嘆黃菊凋零,孤標應也有,梅花爭發(fā)。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鴻明滅。
世事從教,浮云來去,枉了沖冠發(fā)。
故人何在,長歌應伴殘月。
|
|
念奴嬌(用東坡赤壁韻)解釋: 《念奴嬌(用東坡赤壁韻)》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如果以皇帝的身份來問,今古人間有何貴重之物?
過去的重要城池已成了千里憂愁,如今只剩下堅固的城墻。
功名如同籠中的蠶蟲,身世如同酒館中的行人,可惜只得在白雪中抬頭。
一曲浩歌,唱出了坐中的杰出人物。
黃菊凋零令人嘆息,標志孤獨的梅花也在爭相開放。
醉酒之中,再次擦亮眼睛望向西方,只見孤雁明滅。
世間事物如云煙般來去,白白浪費了沖鋒的熱情。
故人何處?長歌應該伴隨著殘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辛棄疾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xiàn)了他對時代變遷和個人遭遇的深沉思索和感慨。詩人以自省的心態(tài),探討了權力富貴、人生境遇以及友情的虛幻和無常。他以一種豪放、激昂的語言,表達了對功名利祿和世俗榮華的反思,強調(diào)了人生價值的真正意義。
詩中的"舊日重城愁萬里,風月而今堅壁"表達了詩人對故國淪陷和失去自由的憤懣之情,同時也揭示了現(xiàn)實的堅韌和無情。"藥籠功名,酒壚身世"則揭示了功名利祿和世俗紛擾對人的困擾和束縛。
詩中描繪的"黃菊凋零"和"孤標應也有,梅花爭發(fā)",以及"孤鴻明滅"等形象,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和無奈。在這種看似絕望的背景下,詩人仍然保持著對理想和友情的堅守,"堪嘆黃菊凋零,孤標應也有,梅花爭發(fā)"表達了對志同道合之人的思念和敬佩。
最后兩句"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鴻明滅。世事從教,浮云來去,枉了沖冠發(fā)。故人何在,長歌應伴殘月"則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他表示自己在世俗紛擾中保持著對理想的堅守,同時也表達了對故人的期盼。
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雄渾的詞句,展現(xiàn)了辛棄疾內(nèi)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獨特見解。詩人通過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反思,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冷嘲熱諷,以及對友情和理想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