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用莊語) / 作者:辛棄疾 |
一以我為牛,一以吾為馬。
人與之名受不辭,善學莊周者。
江海任虛舟,風雨從飄瓦。
醉者乘車墜不傷,全得於天也。
|
|
卜算子(用莊語)解釋: 詩詞:《卜算子(用莊語)》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一以我為牛,一以吾為馬。
人與之名受不辭,善學莊周者。
江海任虛舟,風雨從飄瓦。
醉者乘車墜不傷,全得於天也。
中文譯文:
我自比作牛,你自比作馬。
人們稱呼我們,我們不會推辭,善于學習莊子的人。
江海隨波漂流,風雨中瓦片隨飄蕩。
醉酒的人乘車摔倒也不受傷,這完全是天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辛棄疾創作的,《卜算子(用莊語)》。詩中通過運用莊子的語言風格,表達了一種超然自在、無拘無束的情態。詩中的“一以我為牛,一以吾為馬”,是一種自嘲和自娛的表達方式,作者將自己比作牛,將他人比作馬,以傳達自己不拘常規、不受世俗束縛的態度。
接下來的兩句“人與之名受不辭,善學莊周者”,表明只有那些善于學習莊子思想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賞作者的心境。這也暗示了作者對于莊子哲學的傾慕和對于超越塵世的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以江海、風雨、瓦片等意象描繪了一種飄忽不定、自由自在的境況。江海隨波漂流,風雨中瓦片隨飄蕩,展現了一種無拘無束、任意而行的生活態度。
最后一句“醉者乘車墜不傷,全得於天也”,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順應自然的境界。醉酒的人即便摔倒也不會受傷,這是天賦的安排,也暗示了人們應當順從自然的安排,放下束縛,追求內心的自由與舒適。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莊子哲學的表述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超越塵世、追求自由自在生活態度的渴望。詩中的意象描繪和比喻手法,使得詩意更加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