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皇恩(讀莊子聞朱晦庵即世) / 作者:辛棄疾 |
案上數編書,非莊即老。
曾說忘言始知道。
萬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
朝來梅雨霽,青青好。
一壑一丘,輕衫短帽。
白發多時故人少。
子云何在,應有玄經□草。
江河流日夜,何時了。
|
|
感皇恩(讀莊子聞朱晦庵即世)解釋: 《感皇恩(讀莊子聞朱晦庵即世)》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案上數編書,非莊即老。
曾說忘言始知道。
萬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
翻譯:案子上擺滿了好幾本書,要么是莊子的,要么是老子的。
曾經說過忘卻言語才能真正獲得知識。
千言萬語,自己卻無法忘記,這令人啞然失笑。
詩意:詩人看到案子上擺滿了莊子和老子的書籍,想起了莊子的一句話:“忘卻言語才能真正獲得知識”。詩人感嘆自己盡管讀了很多書,但卻無法真正忘記,這讓他感到滑稽可笑。
朝來梅雨霽,青青好。
一壑一丘,輕衫短帽。
白發多時故人少。
子云何在,應有玄經□草。
翻譯:早晨梅雨過后天晴了,一切都顯得青青的,很美好。
一條山谷、一個小山丘,身著輕薄的衣服、短帽。
白發已多,故人卻少。
子云(莊子)現在在哪里,應該有很深奧的經書或者隱逸之道。
詩意:詩人描述了一個美好的早晨景色,梅雨過后天空放晴,一切都顯得青翠欣欣。他自己身著輕薄的衣物,頭戴短帽,年紀已經老去,而往日的朋友卻漸漸減少。詩人思念莊子,不知道他現在在哪里,但相信他一定有著深奧的經書或者隱逸之道。
江河流日夜,何時了。
翻譯:江河不斷地流淌,日夜不停,何時才會停止呢?
詩意:詩人以江河流淌的形象,表達了時間的無盡流逝,他在思考時間的長河何時才會停止。
賞析:《感皇恩(讀莊子聞朱晦庵即世)》這首詩詞以辛棄疾獨特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莊子思想的思念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詩中通過描述案子上擺滿的書籍、早晨的美好景色以及詩人自身的衰老和朋友的減少,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詩人通過莊子的思想,反思自己的學識和境遇,表達了對莊子精神的向往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深遠,表達了辛棄疾對莊子思想的推崇和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