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簪花屢墮戲作) / 作者:辛棄疾 |
鼓子花開春爛漫,荒園無限思量。
今朝拄杖過西鄉(xiāng)。
急呼桃葉渡,為看牡丹忙。
不管昨宵風雨橫,依然紅紫成行。
白頭陪奉少年場。
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長。
|
|
臨江仙(簪花屢墮戲作)解釋: 《臨江仙(簪花屢墮戲作)》是宋代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簪花屢墮戲作,意為用花簪戲弄花朵,比喻作者對花朵的玩賞心情。
鼓子花開春爛漫,荒園無限思量。這里描繪的是春天花開的景象,荒園中花朵盛開,給人以無限的思考空間。
今朝拄杖過西鄉(xiāng),急呼桃葉渡,為看牡丹忙。這幾句描述的是作者在鄉(xiāng)間散步的情景,他緊緊拄著拐杖,急切地呼叫船夫,希望能過河去看牡丹花,顯示了他對美的追求和激情。
不管昨宵風雨橫,依然紅紫成行。這兩句表達了即使經(jīng)歷了風雨的洗禮,花朵依然保持著美麗和繁盛。
白頭陪奉少年場,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長。這里表達了作者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對美的追求不減,白發(fā)下的他依然陪伴在年輕人的歡場之中,一支花簪卻承受不住他的熱情,甚至長到帽檐之上。
這首詩詞以描寫花朵的美麗和盛開為主題,通過作者對花朵的追求和對美的執(zhí)著,表達了對美的追求不分年齡和境遇,即使歲月已經(jīng)過去,內(nèi)心的激情和熱愛依然不減。詩中的花朵也可以被視為作者自身的寫照,縱使經(jīng)歷了風雨滄桑,依然能夠保持美麗和繁盛。
這首詩詞描繪了辛棄疾對美的執(zhí)著追求、無論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熱情的精神風貌,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和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展現(xiàn)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濃烈的人生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