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重九席上) / 作者:辛棄疾 |
龍山何處,記當年高會,重陽佳節。
誰與老兵供一笑,落帽參軍華發。
莫倚忘懷,西風也曾,點檢尊前客。
凄涼今古,眼中三兩飛蝶。
須信采菊東籬,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
愛說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勞聲切。
試把空杯,翁還肯道,何必杯中物。
臨風一笑,請翁同醉今夕。
|
|
念奴嬌(重九席上)解釋: 詩詞:《念奴嬌(重九席上)》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龍山何處,記當年高會,
重陽佳節。誰與老兵供一笑,
落帽參軍華發。
莫倚忘懷,西風也曾,
點檢尊前客。
凄涼今古,眼中三兩飛蝶。
須信采菊東籬,
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
愛說琴中如得趣,
弦上何勞聲切。
試把空杯,翁還肯道,
何必杯中物。
臨風一笑,請翁同醉今夕。
中文譯文:
龍山在哪里,記得當年的盛會,
重陽佳節。有誰能與老兵一同歡笑,
落下帽子參軍卻白發。
莫倚忘懷,西風也曾經,
點檢尊貴的客人。
無論今古多么凄涼,眼中只有三兩只飛舞的蝴蝶。
請相信,在東邊的籬笆采菊,
高尚的情操千百年來只有陶彭澤一人。
他愛在琴中尋找快樂,
不必擔心琴弦的聲音是否悲切。
試著將空杯子遞給他,老翁還能夠說些什么呢,
何必在杯子中尋找物品。
在風中微笑著,請老翁與我一同醉倒在今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辛棄疾在重陽佳節時寫的,表達了他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高尚情操的贊美。
詩中提到的龍山和高會是當時的一種盛會形式,可能是指一種宴會或聚會,而這種盛會已經成為過去的記憶。作者想起了過去與老兵一同歡笑的時光,老兵們參軍時頭發已經白了,這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無情。
詩中的陶彭澤是指陶淵明和彭澤,陶彭澤以其高尚的情操和文學才華聞名,作者以此來表達對高尚品德和文學才華的向往和贊美。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音樂的喜愛和對琴聲的追求,他認為在琴聲中能夠找到快樂,而琴弦的聲音并不需要過于悲切,簡單的聲音也能帶給人心靈的安慰。
整首詩以自嘲和幽默的口吻寫出,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高尚情操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快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描寫過去和現在的對比,以及對陶彭澤的崇敬,詩中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