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遇樂(賦梅雪) / 作者:辛棄疾 |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絕。
問訊無言,依稀似妒,天上飛英白。
江山一夜,瓊瑤萬頃,此段如何妒得。
細看來,風流添得,自家越樣標格。
曉來樓上,對花臨鏡,學作半妝宮額。
著意爭妍,那知卻有,人妒花顏色。
無情休問,許多般事,且自訪梅踏雪。
待行過溪橋,夜半更邀素月。
|
|
永遇樂(賦梅雪)解釋: 《永遇樂(賦梅雪)》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絕。
奇怪的是,在冰雪覆蓋的寒梅中,這一枝仿佛愁絕了。
問訊無言,依稀似妒,天上飛英白。
寒梅不發一言,但它那若有似無的姿態,仿佛妒嫉一般,雪花如同飛舞的白色花瓣。
江山一夜,瓊瑤萬頃,此段如何妒得。
整個江山一夜間變得如此美麗,宛如瓊瑤玉石構成的萬頃美景,這樣的景色怎能不引起妒嫉呢。
細看來,風流添得,自家越樣標格。
仔細觀察,會發現美景中增添了風流的氣息,自然界本身也變得更加出眾。
曉來樓上,對花臨鏡,學作半妝宮額。
清晨時分,站在樓上,對著鏡子前的花朵,仿佛學著化妝,將額頭半遮。
著意爭妍,那知卻有,人妒花顏色。
注重爭取美麗,但不知道,人們卻妒忌花的美麗。
無情休問,許多般事,且自訪梅踏雪。
沒有必要多問,有許多種事情可以做,就先去訪梅踏雪吧。
待行過溪橋,夜半更邀素月。
等待過了溪橋,邀請素月共度漫長的夜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寒梅的美麗和雪景的壯麗為主題,表達了詩人辛棄疾的一種懷才不遇的悲憤情緒。詩中寒梅被雪覆蓋,美麗而孤獨,詩人以此比喻自己的處境,表達了自己的愁絕之情。詩人觀察到自然界的美景和風流之處,暗示了他自己的才情和品格。面對妒嫉和不公的現實,詩人選擇了自我安慰和自我尋求,他決心不再理會他人的眼光和評價,專注于自己的事業和追求。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他期待著在漫漫長夜中邀請素月共度,寄托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寒梅和雪景為主線,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自身命運的反思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辛棄疾以獨特的筆觸展示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詩詞充滿了情感的共鳴和思考的余韻,被譽為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