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 作者:辛棄疾 |
欲上高樓去避愁。
愁還隨我上高樓。
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
歸休去,去歸休。
不成人總要封侯。
浮云出處元無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
|
鷓鴣天解釋: 《鷓鴣天》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欲上高樓去避愁,
愁還隨我上高樓。
經行幾處江山改,
多少親朋盡白頭。
歸休去,去歸休。
不成人總要封侯。
浮云出處元無定,
得似浮云也自由。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辛棄疾內心的痛苦和對命運的思考。他希望通過登高遠離憂愁,但憂愁卻伴隨著他一同登上高樓。他經歷了許多變故,親友們也逐漸蒼老。他反思歸休與去歸休的關系,意味著人們追求封侯功名的同時,也要思考生活的本質。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理解,如同浮云一樣,出處不可預測,但卻能自由地飄蕩。
賞析:
1.詩人的內心痛苦:詩中的"愁"象征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困擾,他希望通過登高來擺脫憂愁,但卻發現憂愁無處不在,無法擺脫。
2.時代變遷和人事易故:詩中提到"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人事的易故。詩人感嘆歲月流轉,親朋好友也已經老去,這種變故和離別給他帶來了更多的憂慮和痛苦。
3.對功名利祿的思考:詩中提到"不成人總要封侯",詩人通過反問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思考。他認為追求權勢地位并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而是應該考慮人生的真正意義。
4.生活的自由與無常: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理解。浮云象征生活的無常和不可預測性,詩人希望能夠像浮云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超脫塵世之擾。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心境和對人生的反思,展示了對時代變遷和人事易故的感慨,并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批判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直接,給讀者以深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