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 / 作者:辛棄疾 |
諸君亦不果來,豈牡丹留不住為可恨耶。
因以來韻,為牡丹下一轉語
只恐牡丹留不住,與春約束分明。
未開微雨半開晴。
要花開定準,又更與花盟。
魏紫朝來將進酒,玉盤盂樣先圣。
鞓紅似向舞腰橫。
風流人不見,錦繡夜間行。
|
|
臨江仙解釋: 《臨江仙》是辛棄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諸位先生也沒有果斷前來,莫非是牡丹不肯留下而令人惱怒嗎?以此來押韻,為了接下去表達只是擔心牡丹不能長久,與春天的約定明顯受到限制。花未完全綻放,微雨漸漸停歇,天晴了一半。要花兒開放的時候準確無誤,還要與花兒立下盟約。魏紫色的花朝來了,準備進酒,玉盤和盂都是先圣的樣式。鞓紅色如同舞腰橫擺。風流的人卻不見蹤影,錦繡的夜晚行走。
詩意:
《臨江仙》以牡丹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流逝的無奈和對逝去時光的悲愴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花開花落的景象,表達了人生短暫易逝的哀嘆。作者以牡丹為象征,借以抒發自己對逝去的青春和美好時光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辛棄疾獨特的寫景技巧和情感抒發,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逝去的事物的無奈。詩詞中使用了牡丹花作為隱喻,將其與春天、雨水、風景等元素相結合,形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牡丹象征著美好和繁華,但也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作者通過牡丹花的開放和凋謝,抒發了對美好時光逝去的感慨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
詩中還融入了對風流人士和夜行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浪漫氛圍。通過對花開花落、人事更迭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無奈和對人生短暫的感慨。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光陰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辛棄疾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愛國詩人,他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情感表達而聞名。《臨江仙》是他創作的一首優秀的詩詞作品,通過對花開花落和光陰流轉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難舍和對人生短暫的思考,展示了他的才華和情感的奔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