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 作者:辛棄疾 |
桃李漫山過眼空。
也宜惱損杜陵翁。
若將玉骨冰姿比,李蔡為人在下中。
尋驛使,寄芳容。
垅頭休放馬蹄松。
吾家籬落黃昏后,剩有西湖處士風。
|
|
鷓鴣天解釋: 《鷓鴣天》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一首詩。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桃李漫山過眼空。
也宜惱損杜陵翁。
若將玉骨冰姿比,
李蔡為人在下中。
尋驛使,寄芳容。
垅頭休放馬蹄松。
吾家籬落黃昏后,
剩有西湖處士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zhuǎn)和人事易逝的感慨,同時展現(xiàn)了對杜陵翁和李蔡的贊美,并表達了對西湖處士風的向往。
首兩句"桃李漫山過眼空,也宜惱損杜陵翁"表達了歲月易逝、事物轉(zhuǎn)瞬即逝的感嘆。桃李花開花落,猶如眼前的美景轉(zhuǎn)瞬即逝,令人感到空虛和無奈。作者認為即使如杜陵翁這樣的仙人也不可能逃離歲月的摧殘,因此稱贊他值得感到惱怒。
接下來的兩句"若將玉骨冰姿比,李蔡為人在下中"是對杜陵翁的進一步贊美。杜陵翁的美貌被比作玉骨冰姿,形容他的仙風道骨。而相比之下,李蔡的才華和品德在他面前顯得不及。
接下來的兩句"尋驛使,寄芳容。垅頭休放馬蹄松"表達了對往事的思念和寄托。作者向驛使寄送芳容,希望能傳遞自己的思念之情。"垅頭休放馬蹄松"意味著在故鄉(xiāng)的籬笆旁,不再放養(yǎng)馬匹,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留戀和思念。
最后兩句"吾家籬落黃昏后,剩有西湖處士風"表達了對西湖處士風的向往。黃昏時分,作者回到家鄉(xiāng)的籬笆旁,感受到了西湖處士的風韻和氛圍,表達了對這種清靜高雅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總的來說,辛棄疾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和人事易逝的感慨,同時展現(xiàn)了對杜陵翁和李蔡的贊美,并表達了對西湖處士風的向往。這首詩流露出作者對逝去歲月的無奈和思念之情,同時展示了他對高尚品德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