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鳊魚 / 作者:蘇軾 |
曉日照江水,游魚似玉瓶。
誰言解縮項,貪餌每遭烹。
杜老當年意,臨流憶孟生。
吾今又悲子,輟筋涕縱橫。
|
|
鳊魚解釋:
《鳊魚》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曉日照江水,游魚似玉瓶。
在清晨的陽光照耀下,江水波光粼粼,游動的魚兒宛如玉瓶一般。
誰言解縮項,貪餌每遭烹。
有人說魚兒被困在漁網中無法自由掙脫,渴望食物卻常常被人捕捉煮熟。
杜老當年意,臨流憶孟生。
我想起了古代詩人杜甫,他曾有過類似的感慨,當他面對江流的時候,會回憶起另一位詩人孟浩然。
吾今又悲子,輟筋涕縱橫。
我現在也為這些魚兒感到悲傷,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眼淚縱橫。
這首詩以描寫江水中游動的鳊魚為主題,通過對魚兒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以及對生命的思考和悲傷。詩中的鳊魚被比喻為玉瓶,形象生動,給人以美感。然而,鳊魚卻常常成為人們的獵物,被捕捉煮熟,這一形象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作者通過引用古代詩人杜甫的名字,表達了對古人的懷念和對歷史的思考。最后,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用輟筋涕縱橫的表達方式,表現出對魚兒命運的同情和對生命的珍視。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魚兒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無奈。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寄托了作者對自由和生命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對歷史和傳統的敬仰。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