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 / 作者:劉克莊 |
依本文章趁韻詩,暮年深不愿人知。
退閑時有賓留刺,攣痹難為長折枝。
蚓竅聲微羞入社,鴉涂札惡懶臨池。
僧談石竺山幽勝,擬執驢鞭挾冊隨。
|
|
再和解釋: 《再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感慨。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再和
依本文章趁韻詩,
暮年深不愿人知。
退閑時有賓留刺,
攣痹難為長折枝。
蚓竅聲微羞入社,
鴉涂札惡懶臨池。
僧談石竺山幽勝,
擬執驢鞭挾冊隨。
中文譯文:
再次寫詩
按照我的風格,趁著這個韻腳寫詩,
我深深地不愿意讓人知道我晚年的心情。
在閑暇時,我有客人留下一些批評,
但因為我手指關節炎,很難長時間寫作。
蚯蚓的聲音微弱,害羞地鉆入土壤,
烏鴉在墨汁中涂抹,懶散地臨近池塘。
僧人談論著石竺山的幽靜之勝,
我打算拿起驢鞭,帶著書冊隨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劉克莊晚年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感慨。他坦誠地表達了自己不愿意讓人知道晚年的心情,可能是因為他感到自己的才華已經衰退,不再如年輕時那樣出色。他提到自己手指關節炎的問題,說明了他寫作的困難和不便。
詩中還描繪了一些景象,如蚯蚓鉆入土壤的微弱聲音和烏鴉在墨汁中涂抹的畫面。這些景象可能象征著作者的孤獨和無奈,以及他對生活的懶散態度。
最后,詩中提到了僧人談論石竺山的幽靜之勝,以及作者打算拿起驢鞭帶著書冊隨行的意愿。這可能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由的渴望,以及他對于旅行和探索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表達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思考,展現了他對于內心寧靜和自由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