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子由三首兼別遲 / 作者:蘇軾 |
先君昔愛洛城居,我今亦過嵩山麓。
水南卜筑吾豈敢,試向伊川買修竹。
又聞緱山好泉眼,傍市穿林瀉冰玉。
遙想茅軒照水開,兩翁相對清如鵠。
|
|
別子由三首兼別遲解釋:
《別子由三首兼別遲》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君昔愛洛城居,
我今亦過嵩山麓。
水南卜筑吾豈敢,
試向伊川買修竹。
又聞緱山好泉眼,
傍市穿林瀉冰玉。
遙想茅軒照水開,
兩翁相對清如鵠。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寫給子由的三首別離詩之一,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往事的思念。詩中描繪了蘇軾與子由分別的場景,以及他們各自的新居和環境。蘇軾回憶起先君曾熱愛的洛城居,而自己卻離開洛陽,來到嵩山麓。他提到自己在水南卜筑居住的計劃是否敢行動,決定試著在伊川購買修竹。他還聽說緱山有美麗的泉眼,市區旁的林中流淌著像冰玉一樣的泉水。遠處想象著自己的茅軒照在水面上,與子由相對而坐,清幽如同鶴一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離別的描寫,表現了蘇軾對子由的思念之情。他用洛城居與嵩山麓的比較,展示了自己離開了曾經的居所,踏上了新的旅程。在選擇新的居所時,他表達了對水南的猶豫和對伊川修竹的向往。通過描述緱山的泉眼和市區的林中,他展示了對美麗自然景觀的向往和渴望。最后,他回憶起與子由在茅軒對坐的情景,通過清幽的意象,表達了對友誼和過去時光的懷念之情。
這首詩詞描繪了離別的情感和對美好過去的回憶,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營造了一種靜謐、清新的氛圍。蘇軾運用自然景物與人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展示了他對友誼和過往的珍視。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回味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