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和 / 作者:劉克莊 |
歲晚文園渴疾深,相瞻北斗不堪斟。
幸無封禪書留藁,豈有長門賦賣金。
它日友人定郊謚,當時酒客誦雄箴。
箕山未是逃名地,何處人間有密林。
|
|
三和解釋: 《三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晚年時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歲晚文園渴疾深,
相瞻北斗不堪斟。
幸無封禪書留藁,
豈有長門賦賣金。
它日友人定郊謚,
當時酒客誦雄箴。
箕山未是逃名地,
何處人間有密林。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晚年時的心境和對名利的看法。作者在歲末的文園中感到渴望和疾病的困擾,他仰望北斗星,卻覺得無法品味其中的美酒。這里北斗星象征著高尚的品德和追求,作者意味深長地表示自己已經無法達到這種境界。
然而,作者并不為此感到遺憾。他慶幸自己沒有留下封禪的書信,也沒有寫長篇賦詩來賣弄才華。這表明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并不看重,他認為這些東西并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和意義。
詩詞的后半部分,作者展望了將來。他說,也許有一天,朋友們會在鄉野間為他立下墓碑,當時的酒客們會誦讀他的雄辯箴言。這里作者表達了對友情和真誠贊美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夠被人們所銘記。
最后兩句詩中,作者提到箕山。箕山是一個山名,這里象征著遠離塵囂的地方。作者問道,人間何處有真正的密林?這里密林象征著寧靜和純凈,作者意味著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真正的寧靜和純凈之地。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對名利的看法,表達了對真誠和純凈的追求。作者認為真正的滿足和意義不在于功名利祿,而在于友情和內心的寧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