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和 / 作者:劉克莊 |
同進多為蕡訟屈,薄徒苦與賀爭名。
從教雪犬吠所怪,肯學秋蟲鳴不平。
沙虱伺人陰發(fā)矢,蝦蟆欲客化為坑。
相逢莫說當時事,說著當時尚失驚。
|
|
三和解釋: 《三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三和》中文譯文:
同進多為蕡訟屈,
薄徒苦與賀爭名。
從教雪犬吠所怪,
肯學秋蟲鳴不平。
沙虱伺人陰發(fā)矢,
蝦蟆欲客化為坑。
相逢莫說當時事,
說著當時尚失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出了作者對時世之不平和自身遭遇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了"同進多為蕡訟屈",表達了同道者常常因為無理的訴訟而受到屈辱。"薄徒苦與賀爭名"意味著那些虛浮的人們?yōu)榱嗣鵂幎?,而詩人則深感這種爭名奪利之事的苦澀和淺薄。
接下來的兩句"從教雪犬吠所怪,肯學秋蟲鳴不平",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公和眾人對待不平之事的不滿。雪犬是指被教唆的犬只,而秋蟲則是指秋天鳴叫的昆蟲,詩人暗示自己不愿成為被人操縱或無聲無息的存在,而是希望能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不平之情。
"沙虱伺人陰發(fā)矢,蝦蟆欲客化為坑"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那些陰暗的人和虛偽的人的厭惡。沙虱伺人陰發(fā)矢,指的是那些暗中伺機攻擊別人的人,而蝦蟆欲客化為坑,則意味著那些虛偽的人希望吞噬他人。
最后兩句"相逢莫說當時事,說著當時尚失驚"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事的不愿再提及,因為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再說也只會帶來無益的驚慌。詩人希望能夠超越過去的事情,關注當下的生活和境遇。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劉克莊對于時世之不平和個人遭遇的不滿和思考。他呼吁人們不要追求虛浮的名利,而是要有正直的品性,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關注當下的生活。這首詩詞流露出詩人的直言不諱和對社會現(xiàn)象的批評,展示了他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