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 / 作者:白居易 |
上客新從左輔回,高陽興助洛陽才。
已將四海聲名去,又占三春風景來。
甲子等頭憐共老,文章敵手莫相猜。
鄒枚未用爭詩酒,且飲梁王賀喜杯。
|
|
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解釋:
《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
上客新從左輔回,高陽興助洛陽才。
已將四海聲名去,又占三春風景來。
甲子等頭憐共老,文章敵手莫相猜。
鄒枚未用爭詩酒,且飲梁王賀喜杯。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他的朋友令狐公的,表達了他對令狐公重歸洛陽的喜悅之情。詩中描述了令狐公作為高官輔佐左丞相的歸來,為洛陽帶來了興盛和才華的助力。白居易表示,令狐公已經在全國享有盛譽,現在又能共同分享洛陽春天的美景。他們共同經歷了歲月的變遷,互相憐惜彼此漸漸變老,但彼此仍然是文學上的對手,互相鼓勵,不應相互懷疑。白居易還提到鄒枚,他們之間并沒有爭奪詩酒的斗爭,而是共同舉杯慶賀令狐公的歸來。
賞析:
這首詩以朋友重歸洛陽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朋友歸來的喜悅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比令狐公的歸來和他們過去的成就,強調了彼此之間的情誼和共同的堅持。白居易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友誼和文學的珍視。詩中也透露著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友人未來的期望。
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友誼、喜悅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它展現了唐代文人之間的深厚情感和彼此的支持,同時也反映了白居易對洛陽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視。這首詩在簡潔中蘊含著深刻的情感,給人以溫暖和愉悅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