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都昌 / 作者:蘇軾 |
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臺一萬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東風吹老碧桃花。
|
|
過都昌解釋:
《過都昌》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鄱陽湖上都昌縣,
燈火樓臺一萬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
東風吹老碧桃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經過鄱陽湖時所見的都昌縣景象。都昌縣位于鄱陽湖畔,夜晚的景象燈火輝煌,樓臺聳立,猶如一萬家庭的繁華景象。然而,湖水將南山與人們隔絕,使人無法渡過湖面。盡管如此,東風吹動著這里的碧桃花,它們在春風中老去,流露出歲月變遷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鄱陽湖上都昌縣的夜景和自然景觀,展現了蘇軾細膩的觀察力和感受力。詩中的"燈火樓臺一萬家"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都昌縣夜晚繁華景象,給人以熱鬧喧囂之感。"水隔南山人不渡"一句,則通過湖水將南山與人們隔絕的描寫,表達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隔閡和無法逾越的遺憾。最后兩句詩"東風吹老碧桃花",以碧桃花的衰老寓示歲月易逝,抒發了詩人對光陰流轉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短的四句表達了蘇軾對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對人生短暫和時間流逝的思考和感慨。這種意境上的流轉與變幻,體現了宋代詩人追求自然和生活情趣的特點,同時也反映了蘇軾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