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九日閑居 / 作者:蘇軾 |
九日獨何日,欣然愜平生。
四時靡不佳,樂此古所名。
龍山憶孟子,栗里懷淵明。
鮮鮮霜菊艷,溜溜糟床聲。
閑居知令節,樂事滿余齡。
登高望云海,醉覺三山傾。
長歌振履商,起舞帶索榮。
坎坷識天意,淹留見人情。
但愿飽粳稌,年年樂秋成。
|
|
和陶九日閑居解釋:
《和陶九日閑居》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日獨何日,欣然愜平生。
四時靡不佳,樂此古所名。
龍山憶孟子,栗里懷淵明。
鮮鮮霜菊艷,溜溜糟床聲。
閑居知令節,樂事滿余齡。
登高望云海,醉覺三山傾。
長歌振履商,起舞帶索榮。
坎坷識天意,淹留見人情。
但愿飽粳稌,年年樂秋成。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軾在閑居之中的愉悅心情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他以九月九日為引子,表示自己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格外高興和滿足,因為他的生活在四季中無不美好,就像古人所稱頌的那樣。接著,他回憶起龍山想起了孟子,回憶起栗樹下懷念了淵明,暗示他對偉大的先賢和古代文化的思念之情。然后,他描述了菊花在霜中艷麗的景象,以及糟床上摩擦的聲音,展示了生活中細小而美好的瞬間。他深知閑居生活的優雅和令人滿足的節奏,享受著這份寧靜和滿足。他登高望著云海,醉醺醺地感受到三座山峰的傾斜。最后,他高歌起舞,帶著自己的榮耀展示自己的才藝。在經歷了坎坷的人生后,他認識到了天意的安排,也更加理解了人情世故。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像豐收的稻谷一樣充實,每年都能歡樂地度過秋天。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在閑居之中的愉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四時美好、懷念古人、贊美自然景色和表達對閑居生活的滿足,表達了作者對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瞬間的珍視和感激之情。詩中穿插著對歷史文化的回憶和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的博學和對生活的熱愛。最后,他以高歌起舞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才情和自豪感。整首詩以詩人的個人情感為主線,以飽滿的情感和積極向上的態度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意和美好向往的閑居生活。這首詩詞以流暢優美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為讀者呈現了蘇軾獨特的視角和對生活的感悟,彰顯了他作為文學大家的才華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