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和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身疊三綿凜似冬,老農不與壯丁同。
飲泉吏鮮能清白,瀕海民多有赤窮。
晴雨幽人曾候鸛,水風閩囝亦占虹。
漢家非有公私積,亨大毋庸說豫豐。
|
|
三和二首解釋: 《三和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身疊三綿凜似冬,
老農不與壯丁同。
飲泉吏鮮能清白,
瀕海民多有赤窮。
晴雨幽人曾候鸛,
水風閩囝亦占虹。
漢家非有公私積,
亨大毋庸說豫豐。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社會中不同階層和境遇的人們,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境況的感慨。詩中透露出對貧困、不公平和社會階層之間的鴻溝的關注。
賞析:
詩的開頭寫道“身疊三綿凜似冬”,意指身上疊穿三層薄衣,寒氣逼人,象征貧苦農民的生活艱辛。接著,詩人提到老農與壯丁不同,暗示老年人與年輕人的處境不同,老農在社會地位和待遇上處于不利的位置。
下一句“飲泉吏鮮能清白”,表達了對官場腐敗現象的不滿。官吏們本應清正廉潔,但實際上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接下來的一句“瀕海民多有赤窮”,指出居住在海邊的人們多為貧困之民。這里的“赤窮”可以理解為赤貧、極度貧窮的意思。
接著詩中提到了“晴雨幽人曾候鸛”,暗示有些人在寂靜的天空中等待著鸛鳥的出現。這里的“晴雨幽人”可以理解為隱居在深山中的人們,他們獨自一人,遠離喧囂,與自然和諧相處。
“水風閩囝亦占虹”描述了福建農村的一幅景象,水風中的孩子們搶占著虹的顏色,這是一個生動的場景描寫,也透露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爭奪。
最后兩句“漢家非有公私積,亨大毋庸說豫豐”,詩人表達了對社會公平與財富分配的思考。他認為,國家財富應當是公共財富,而不是個人私利,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繁榮昌盛,不需要特別解釋就能實現豐收。
整首詩詞通過對不同社會群體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貧困現象的關切,并呼吁社會應該追求公平和和諧的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