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詞 / 作者:蘇軾 |
雷闐闐,山晝晦。
風振野,神將駕。
載云罕,從玉虯。
旱既甚,蹶往救,道阻修兮。
|
|
太白詞解釋:
《太白詞》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雷聲隆隆,山中白天變昏暗。
狂風吹動大地,神將乘駕而來。
托云罕見,跟隨著神龍。
干旱極其嚴重,人們匆忙前去救援,但修路受阻。
詩意:
《太白詞》以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景象。詩中描繪了雷聲震天、山中晝夜難分的景象,表達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神秘感。狂風吹動大地,描繪了自然的狂暴和無法抗拒的力量。神將乘駕而來,給人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感覺。詩中還描繪了干旱的情景,人們急于前去救援,但道路卻被阻礙,暗示了人們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無奈和困難。
賞析:
《太白詞》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界的景象,展現了蘇軾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詩中的雷聲、山晝晦、風振野等形象生動地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變化,給人以震撼和驚嘆之感。神將駕馭神龍、從云中降臨的描寫,更增添了詩詞的神秘和壯麗氣息。而最后描述的干旱和道路阻礙,則表達了人類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無奈和困難,暗示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脆弱性和不可掌控性。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蘇軾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類處境的思考。它以簡練的語言塑造了震撼人心的畫面,喚起讀者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人類與自然關系的反思。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深厚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