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吳君謀少卿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昔為樞掾侍延英,驀聽臚傳第一聲。
仙籍香浮廣寒殿,奏篇紙貴洛陽城。
親逢明主真千載,曾謂斯人止九卿。
惟有一端差慰意,鶴山大字扁堂名。
|
|
挽吳君謀少卿二首解釋: 《挽吳君謀少卿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昔為樞掾侍延英,
驀聽臚傳第一聲。
仙籍香浮廣寒殿,
奏篇紙貴洛陽城。
譯文:
曾經擔任樞密院的侍廷官,突然聽到使者傳遞的第一聲消息。
仙籍的香氣飄浮在廣寒殿中,奏表的文字珍貴在洛陽城中傳播。
詩意:
這首詩是劉克莊對吳君謀的挽詞。吳君謀是劉克莊的朋友,他曾經在朝廷中擔任高官,享有聲望。詩中描述了昔日吳君謀的官職和地位,他的消息第一個傳到自己的耳中,仙籍的香氣似乎彌漫在殿宇之間,奏表的文字珍貴而受人尊敬。
賞析:
這首詩以吊古的方式,表達了對吳君謀的懷念和對他昔日榮耀的贊揚。通過描繪吳君謀的官職和享有的聲望,詩人彰顯了他對朋友的敬重和思念之情。詩人借用了仙籍香氣和奏表文字的形象來凸顯吳君謀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重要性。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情厚意,展現出作者對友誼和忠誠的珍視。
第二首:
親逢明主真千載,
曾謂斯人止九卿。
惟有一端差慰意,
鶴山大字扁堂名。
譯文:
親自見到明主,真實如千載。
曾經說過此人超過九卿。
唯有一方面令人遺憾,
鶴山大字扁堂名。
詩意:
這首詩繼續表達了劉克莊對吳君謀的懷念和贊美。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與吳君謀見面的時刻,稱贊他為真正的明主,超越了朝廷中的九卿之位。然而,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吳君謀匆匆離去的遺憾之情。最后一句提到了鶴山大字扁堂名,可能指的是吳君謀的墓志銘或紀念碑。
賞析:
這首詩以更加親密的口吻,展現了詩人對吳君謀的深情厚意。通過描述自己與吳君謀見面的情景和對他的贊美,詩人表達了對這位朋友的敬重和惋惜之情。詩中的鶴山大字扁堂名一句,既是對吳君謀的紀念,也是對其墓地或紀念碑的暗示,進一步彰顯了詩人對吳君謀的追思和懷念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是劉克莊對逝去的朋友吳君謀的挽詞,通過描繪吳君謀的昔日榮耀和對他的懷念,表達了對友誼和忠誠的珍視。詩中運用了仙籍香浮、奏篇紙貴等形象,展示了吳君謀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重要性。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吳君謀匆匆離去的遺憾之情。整首詩簡潔明快,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吳君謀的深情厚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