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游城西開善院,泛舟暮歸,二首 / 作者:蘇軾 |
晚照余喬木,前村起夕煙。
棋聲虛閣上,酒味早霜前。
遠謫何須恨,來游不偶然。
風光類吾土,乃是蜀江邊。
|
|
晚游城西開善院,泛舟暮歸,二首解釋:
《晚游城西開善院,泛舟暮歸,二首》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他在晚上游玩城西的開善院和乘船歸家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照余喬木,
前村起夕煙。
棋聲虛閣上,
酒味早霜前。
遠謫何須恨,
來游不偶然。
風光類吾土,
乃是蜀江邊。
中文譯文:
夕陽映照著繁茂的樹木,
村前升起了夕煙。
閣樓上傳來虛幻的棋聲,
霜前已有酒的香氣。
遠離故鄉的苦楚又何必感慨,
來此游玩并非偶然。
這風光與我家鄉相似,
正是位于蜀江邊的地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在晚上游玩城西的愉悅心情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第一句描繪了夕陽的余暉照耀下繁茂的樹木,給人一種寧靜和悠然的感覺。接著,詩人提到村前升起的夕煙,暗示著夜幕即將降臨,給整個景色增添了一層迷離的色彩。
第三、四句描述了蘇軾在開善院上聽到的虛幻的棋聲和已有酒香的味道。這里的虛閣和早霜前的酒味,都是對他在游玩中所感受到的愉悅和放松的暗示。這些細節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優雅的氛圍。
接下來,蘇軾表達了對遠離家鄉的遭遇的淡然態度。他表示無需對此感到懊悔和痛苦,因為他的到來并非偶然,而是自己主動選擇的。這種豁達的心態展示了蘇軾對人生境遇的超脫和樂觀。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眼前風光的喜愛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他認為眼前的景色與他的家鄉有相似之處,這使他對這個地方產生了親切感和歸屬感。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展示了蘇軾對人生的豁達和樂觀,以及對家鄉的深深眷戀。它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將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