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桓司馬欲兵夫子,哥利王曾丑釋迦。
血面何須九墜臂,忮心終不怨鏌鎁。
|
|
有感二首解釋: 《有感二首》是宋代詩人劉克莊的作品。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有感二首
桓司馬欲兵夫子,
哥利王曾丑釋迦。
血面何須九墜臂,
忮心終不怨鏌鎁。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兩個不同的人物形象,通過對他們的反思和思考,表達了一種深刻的感悟。
首先,詩中提到了"桓司馬"和"夫子"。"桓司馬"指的是桓溫,他是東晉末年的重要將領和政治家,具有野心和權謀,暗示了權力欲望的無止境。"夫子"則指的是孔子,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強調仁愛和道德修養。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哥利王"和"曾丑釋迦"。"哥利王"指的是佛教經典《哥利王經》,該經中描寫了釋迦牟尼佛在修行過程中所受的痛苦和磨難。"曾丑釋迦"則指的是釋迦牟尼佛,他是佛教的創始人,放棄了王子的身份,追求解脫和智慧。
詩的第三句"血面何須九墜臂",表達了人們不需要流盡鮮血或付出極大的犧牲來實現自己的追求。這句話暗示了桓司馬和哥利王追求權力和救度眾生的方式的不同。
最后一句"忮心終不怨鏌鎁",表達了劉克莊對桓司馬和哥利王的態度。"鏌鎁"是一種古代兵器,意味著劉克莊并不怨恨這兩個人,他認識到他們的內心都有自己的堅持和追求。
整首詩通過對桓司馬和哥利王的對比,表達了劉克莊對權力欲望和追求智慧解脫的思考。他認為,追求權力的人可能會付出巨大的代價,而追求智慧解脫的人則可以超越物質和欲望的束縛。
該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人性和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啟發人們反思權力與智慧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追求方式所帶來的不同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