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興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策免身常佚,登庸貌轉癯。
富公忘杖起,迂叟要人扶。
|
|
雜興十首解釋: 《雜興十首》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策免身常佚,
登庸貌轉癯。
富公忘杖起,
迂叟要人扶。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不同人物的形象和命運,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詩中描繪了兩種不同的人物形象:一是被免去官職的人,另一是即將上升到高位的人。通過對這兩類人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社會流動性和權力變遷的看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呈現出社會現象的反差和對比。首先是被免去官職的人,用“策免身常佚”來形容,意味著這些人在失去官職后生活頹廢、無所事事。其次是即將登上高位的人,用“登庸貌轉癯”來形容,意味著這些人在追求權力的過程中變得消瘦憔悴。通過這兩幅畫面的對比,作者表達了對官場的冷嘲熱諷。
接著,詩中出現了“富公忘杖起,迂叟要人扶”的描寫,進一步突顯了社會中權力和地位的不穩定性。富貴之人不自覺地忘記了自己曾經貧窮的時候,而普通老人卻需要別人的扶持。這種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既展現了社會中的不公和虛偽,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批判態度。
總的來說,劉克莊的《雜興十首》以簡練的詞句,通過對不同人物形象的描繪,折射出宋代社會中的權力游戲和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虛偽的思考和批判。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練明了,語言質樸,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揭示,傳達了作者的觀點和情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