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感事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跌蕩當年賦兩京,晚拋筆硯事春耕。
達空函啟已心懶,讀夾注書猶眼明。
金匱舊聞虛論次,香奩少作悔流行。
而今老病都休也,起聽秋聲百感生。
|
|
初秋感事三首解釋: 《初秋感事三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秋感事三首》
跌蕩當年賦兩京,
晚拋筆硯事春耕。
達空函啟已心懶,
讀夾注書猶眼明。
金匱舊聞虛論次,
香奩少作悔流行。
而今老病都休也,
起聽秋聲百感生。
中文譯文:
寫下當年游歷京城的動蕩,
晚年放下文房四寶專心耕作。
達到了空函啟封的歲月,心變得懶散,
讀著有注釋的書卻仍然眼明。
舊時聽聞金匱往事,覺得虛無縹緲,
香奩的珍寶少有遺憾。
而如今,年老病痛統統放下,
起身聆聽秋天的聲音,百感交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初秋時的心境和感受。第一首詩描述了作者年輕時游歷京城的經歷,提到了那個動蕩的時期。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放下了文房四寶,專心從事農耕。第二首詩中,作者的心境變得懶散,他讀書時需要夾注注釋,但他的視力仍然很好。第三首詩表達了作者年老病痛的狀態,但他放下了過去的遺憾,聆聽著秋天的聲音,心中涌動著百感交集。
這首詩詞通過對作者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展現了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作者年輕時游歷兩京,經歷了動蕩的時期,但如今他已經放下了過去的事情,專注于平凡的農耕生活。詩詞中的金匱和香奩象征著過去的榮華富貴,作者對于這些虛無縹緲的追求感到遺憾。然而,秋天的到來喚起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感慨和思考,他聆聽著秋天的聲音,感受著歲月流轉的無常。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感慨,以及對于平凡生活的思考和領悟。它描繪了一個晚年的文人的心境,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于虛榮與真實的反思。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哲理,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豁達和淡泊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