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感事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恩放歸田又數期,少猶迂闊況衰遲。
日非夸父追能及,山豈愚公力可移。
前席虛懷何日報,細旃密啟有天知。
太陽所燭皆萌達,不照墻陰藿與葵。
|
|
初秋感事三首解釋: 《初秋感事三首》是一首宋代劉克莊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恩放歸田又數期,
少猶迂闊況衰遲。
日非夸父追能及,
山豈愚公力可移。
前席虛懷何日報,
細旃密啟有天知。
太陽所燭皆萌達,
不照墻陰藿與葵。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少時追求榮譽、成就和名利的憧憬,以及他在年老后思考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緒。詩中通過比喻和對比,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人與自然、命運的關系。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達了劉克莊對年輕時追求的功名和成就感到遲疑和無奈的情感。詩的開篇寫道:“恩放歸田又數期,少猶迂闊況衰遲。”這里的“恩放歸田”指的是退隱田園,追求寧靜自在的生活。然而,作者認識到自己年少時的追求似乎過于浮華和迂回,而如今的自己已經老邁,與理想相去甚遠。
接著,詩中通過夸父和愚公的故事進行比喻,強調了人類與時間、命運的無法抗衡。詩中言道:“日非夸父追能及,山豈愚公力可移。”夸父和愚公都是中國傳說中的人物,他們分別追逐太陽和移山,但最終都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這里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人力的有限,與天地自然的力量相比,人類的力量微不足道。
在詩的結尾,劉克莊表達了對前途和命運的困惑。他問道:“前席虛懷何日報,細旃密啟有天知。”這里的“前席虛懷”指的是年少時的抱負和追求,而“細旃密啟”則是對命運的疑問和期盼。作者希望自己的虛懷和追求能夠得到回報,但他也明白,命運的安排只有天知道。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凸顯人生的變幻和無常。詩中提到:“太陽所燭皆萌達,不照墻陰藿與葵。”這里的太陽象征著光明和希望,而墻陰的藿和葵則代表了人生中默默無聞的普通事物。詩中的意象表達了人生的不公平和無常,同時也反映了自然界中的萬物皆有生機和成長的奇跡。
總的來說,劉克莊的《初秋感事三首》以簡潔深刻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人與自然、命運的關系。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年少時追求和晚年思考的思緒和感慨,同時也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奇妙和無盡詩意。這首詩詞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和機遇,不要被功名利祿所迷惑,而是應該追求內心真正的自由和寧靜。人類的力量和欲望相對于自然和命運是微不足道的,人生的價值不僅僅在于追逐功名,而是在于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的敬畏。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它揭示了人類追求功名和成就的虛妄和無常,同時也呼喚人們要珍惜現在,順應自然的規律,追求內心的平靜和自由。這首詩詞在探討人生意義的同時,也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奇妙和力量,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