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竹溪題達卿后坡 / 作者:劉克莊 |
歲計無馀逢谷貴,晚餐有味覺蔬嘉。
賒鄰人酒堪留客,藏善和書尚滿家。
稍喜熊兒理精熟,常嫌犬子賦虛夸。
魯論新義何時畢,相約溪頭共看花。
|
|
次韻竹溪題達卿后坡解釋: 詩詞:《次韻竹溪題達卿后坡》
歲計無馀逢谷貴,
晚餐有味覺蔬嘉。
賒鄰人酒堪留客,
藏善和書尚滿家。
稍喜熊兒理精熟,
常嫌犬子賦虛夸。
魯論新義何時畢,
相約溪頭共看花。
中文譯文:
一年的經過沒有多少剩余,遇到了谷物就感到珍貴,
晚餐的美味來自于品嘗鮮美的蔬菜。
請鄰居斗膽留下來喝酒招待客人,
家中收藏著善行和書籍,仍然滿滿一家。
稍微欣慰的是兒子變得懂事而精通,
常常厭惡犬子那虛夸的作文。
《魯論》中的新解何時才能完全掌握,
一起約定在溪頭共同觀賞花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克莊在宋代寫的一首詩,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為題材,展現了作者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和對家庭生活的喜悅。
詩的前兩句寫到了歲月的流逝,作者認為時間不多,因此對每一次遇到谷物都感到十分珍貴。這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生命短暫和光陰易逝的思考,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對待生活中的每個瞬間都要心存感激。
接下來的兩句寫到了晚餐的美味和家庭生活的滿足。作者的晚餐品嘗到了鮮美的蔬菜,這表達了對于簡單而美好的事物的欣賞與滿足。同時,家中收藏的善行和書籍,也顯示了作者注重家庭教育和修養的一面。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作者的家庭生活。他欣慰地發現兒子變得聰明而懂事,而不喜歡犬子的虛夸作文,這表現了對于子女教育的體驗和期望。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對于知識的追求和對于友誼的期待。作者向讀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何時能夠完全掌握《魯論》中的新解,這顯示出他對學問的渴望和追求。與此同時,他邀請讀者一起在溪頭欣賞花朵,可以看作是對友誼和共同歡樂的期待。
整首詩以平實而真摯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展現了對時間的珍惜、對家庭的關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友誼的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感受,詩歌帶給人們一種溫暖、深思和共鳴的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