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衣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傳來兩個詩翁像,吾制冠裳略放他。
華似莊農(nóng)加盛服,清于朝士賜香羅。
儒衣曾有髠鉗者,公袞其如跋疐何。
皂緣黃紽安且吉,不妨藉草更眠莎。
|
|
唐衣二首解釋: 《唐衣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兩位詩人之間的對比,以及詩人對于唐代衣冠的向往和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傳來兩個詩翁像,
吾制冠裳略放他。
華似莊農(nóng)加盛服,
清于朝士賜香羅。
儒衣曾有髠鉗者,
公袞其如跋疐何。
皂緣黃紽安且吉,
不妨藉草更眠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兩位詩人的對比,表達(dá)了劉克莊對唐代文人風(fēng)采和衣冠華麗的向往之情。首先,詩人傳聞得知有兩位詩人的形象,與他相比,他的冠裳制作得稍微簡樸一些。詩人將自己的冠裳與那兩位詩人相比較,暗示自己并不妄自菲薄,而是在追求一種不同的風(fēng)格。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那兩位詩人華麗的服飾,華貴如莊稼大臣,比起官員所賜的香羅綢緞更加清雅高貴。
接著,詩人提到了曾經(jīng)有些儒生穿著儒衣被人剪去邊角的情景,問題是為什么這些儒生不像那兩位詩人一樣自由自在地穿著華麗的衣服呢?這里的“公袞”指的是儒生的衣服,而“跋疐”則表示儒生的行動受到了限制。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詩人自己的衣著,用皂衣和黃綾來形容,表示自己的衣著樸素,沒有華麗的外觀,但安逸而吉祥。詩人表示自己不介意借助自然環(huán)境,比如藉草作床來獲得更舒適的休息。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描寫,表達(dá)了詩人對唐代衣冠華麗的向往,同時也表達(dá)了對儒生束縛和自由自在生活的思考。詩人通過對不同服飾的描繪,展示了衣著的象征意義,以及對自由、自在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