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衣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晚持漢藁愧衰遲,先帝恩深解縶維。
貂映雖無華冕貴,鶉懸差勝緼袍時。
笥藏尚喜衣裳在,械擊方知劍履危。
畫向古賢顏子里,兒童卻問此翁誰。
|
|
唐衣二首解釋: 《唐衣二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晚年才攜帶漢朝的簡陋衣服,感到自己的衰老和遲鈍。先帝的恩情深厚,解除了我內心的束縛。雖然沒有華麗的官服,但貴重的貂皮衣映照出我的身份。鶉鳥懸掛的裝飾比綢緞衣服更勝一籌。我仍然珍藏著我的衣裳,只有在遭受刑罰時才明白劍和靴子的危險。我的畫作傳達了古代賢人的風采,但年幼的孩子卻問我是誰。
詩意和賞析:
《唐衣二首》這首詩詞抒發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對自身身份地位的思考。詩人劉克莊在晚年才得到了漢朝的樸素衣服,這種簡陋的衣物使他感到自己的衰老和遲鈍。然而,他提到了先帝的恩情,這種恩情解除了他內心的束縛,讓他不再為自己的身份而憂慮。
詩中提到的"貂映"和"鶉懸"是對不同衣物的描寫。"貂映"指的是貴重的貂皮衣,雖然沒有華冠的華麗,但仍然能映照出作者的身份。"鶉懸"則指的是用鶉鳥的裝飾來點綴衣服,這種裝飾比一般的絲綢衣服更讓人稱道,突顯了作者的品味和獨特之處。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自己依然珍藏著自己的衣裳,這顯示出他對自身身份和傳統的重視。他說,只有在遭受刑罰時才能真正理解劍和靴子的危險,這表明他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認識。
最后兩句"畫向古賢顏子里,兒童卻問此翁誰",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價值的思考。他的畫作傳達了古代賢人的風采,但年幼的孩子卻對他的身份產生疑問,這使他對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產生了疑惑。
整首詩詞通過對衣服、身份和價值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晚年對自身身份地位的思考和對存在意義的探索。詩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對時光流轉和自我認知的深刻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身份和價值的思考。 |
|